PRODUCT CLASSIFICATION
一、技術原理與核心結構
加熱系統
加熱元件:采用硅碳棒、硅鉬棒或電阻絲,通過電流焦耳效應產生熱能。硅鉬棒適用于1400℃以上高溫,抗氧化性強;硅碳棒則在中高溫段(≤1350℃)表現穩定。
輻射加熱技術:雙側輻射設計確保爐內溫度均勻分布,溫場均衡性可達±10℃,滿足精密實驗需求。
溫控系統
智能PID控制:通過比例-積分-微分算法實現溫度精準調節,支持30段以上程序控溫,可設定升降溫速率、保溫時間及多波段曲線。
測溫元件:配備K型(0-1350℃)、S型(0-1700℃)或B型(0-1820℃)熱電偶,測溫精度±1℃,冷端自動補償技術消除環境干擾。
保溫結構
三層隔熱系統:內層采用高純氧化鋁多晶纖維固化爐膛,中層為高鋁含鋯陶瓷纖維,外層覆蓋納米纖維板或高溫氈,有效減少熱量散失,節能率達70%-90%。
爐殼設計:雙層爐殼結構配合風冷系統,爐體表面溫度≤45℃,避免燙傷風險。
二、功能特點與優勢
智能化操作
觸摸屏控制:實時顯示試驗進程、溫度曲線及功能狀態,支持自選程序多分段設定,減少人為操作誤差。
遠程監控:部分型號配備RS485/RS232/USB接口,可通過電腦實現遠程數據采集與控制。
安全保護機制
多重預警:超溫斷電報警、漏電保護、過熱保護及故障自檢程序,確保設備運行安全。
密封設計:管式爐采用法蘭密封結構,支持預抽真空及通入惰性氣體(如氮氣、氬氣),防止樣品氧化。
節能與效率
快速升溫:1000℃爐型由室溫升至目標溫度僅需30分鐘,升溫速率1℃/h至40℃/min可調。
低能耗:新型陶瓷纖維爐膛減少熱量損失,相比傳統馬弗爐節能50%以上。
三、應用場景與行業適配
材料科學
粉末冶金:金屬粉末燒結、熱壓成型,提升材料致密度與力學性能。
陶瓷制備:陶瓷坯體排膠、燒結,控制晶粒生長,優化顯微結構。
化工與冶金
熱分析實驗:煤的灰分、揮發分測定,符合GB212、GB5447等國家標準。
金屬熱處理:鋼件淬火、退火、回火,調整組織結構,提高硬度與韌性。
新能源與半導體
鋰電池材料:正極材料(如鈷酸鋰、磷酸鐵鋰)高溫煅燒,提升電化學性能。
半導體封裝:芯片燒結、焊料回流,確保電氣連接可靠性。
以上內容由文心人工智能生成
返回列表